三峽老街如雷貫耳,來三峽第一天,就想要來逛老街了,只是課程繁忙,實在是找不出時間來逛。還好其中有幾個參訪的課程是要走路經過老街的,就把握時機趕緊拍一下照囉。
三峽老街一般指的是民權街的南段,長約 二百公尺 ,其建築從民國初年(1911)留存至今。走在三峽老街,就好像進入時光隧道,相連不斷的紅磚拱廊、古色古香的建築,令人油然而生思古情懷,留連忘返。三峽老街以民權街、和平街、仁愛街和中山路保存最完整,而民權街是昔日繁華時代的老商業街,至今仍保留完整日據時代以來的商業街屋,許多物資、貨品都在街上交易買賣。
於日據時代,市街經過改正,道路也做了一番整頓,成為一條整齊光鮮的現代化街道,新洋樓也競相興起,呈現出三峽的風光歲月。經過時間流逝,如今已經擺脫喧囂,只剩一幢幢的紅磚拱廊建築、巴洛克式立面牌樓,寂靜訴說著昔日商業區街屋的繁華。
老街房子上的刻字代表姓氏、姓名、行業或店號,行業當中以刻有「染」字的染店為最多;而商家的店家匾額框大都刻著堂號、店號或姓氏,是以往商家在做生意時普遍使用的宣傳手法。山牆上的圖形裝飾尚有寓意,如花瓶象徵「平安」的意思,八卦是為了避邪。老街屋的正面以紅磚為主要材料,房子內的牆壁則是以土埆堆砌而成。由於老街上的商家在當年都是富有的人家,所以建築的形式和建材在當時都是一時之選,許多建材都是從外地進口,有些建造師甚至遠從英國請來。在房頂的突出部分,以及二樓的窗臺下方有各種的紋樣,多樣且寓意有趣。
白天的老街相當熱鬧,同樣的也充滿著商業味道,那種「老街」的感覺有點變質了,但這也是台灣觀光發展的特色,有實想想也是一種悲哀
晚上的老街,都關門了,繁華散盡,略顯孤單
但這樣確更能看出老街的美
晚上比白天超有FU多了
註:以上文史資料引自觀光局網站
留言列表